当前位置:挽袖吟>其他类型>市井人家科举路> 36.善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6.善心(1 / 2)

当夜, 季翰林急招广阳府大小官员数十人共同议事,孟平远正要告辞离开,被季翰林留了下来。

若说以前, 在季翰林眼中, 孟平远不过是一个破有才华的年轻学子, 那么经过此次广阳府灾民事件,他看到了孟平远身上的担当、责任,以及智慧。

虽说如果他年纪轻, 还没有经过官场的历练,但是这些品质也可以得以窥见。

今日按理说他一个府城书院的学子不宜在场,可是季翰林觉得将来孟平远定能入仕做官, 报效朝廷, 有意提前让他涨涨经验。

孟平远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对着季翰林深深鞠了一躬,季翰林的好意栽培他自然明白。

等所有人都到了之后,有的官员还以为大半夜的搞这么大动静,纷纷猜测是不是朝廷的赈灾粮到了。

季翰林一把年纪了,这几天几乎都没合眼, 身体有些乏力,孟平远见状悄悄走到他身后,不着痕迹的扶着对方。

季翰林见底下这些官员们议论纷纷,看样子似乎还是在指望着朝廷早一日将赈灾粮运过来。

愚蠢——

连一个府城书院的学子都能看透事情的本质, 这些人却还在这白日做梦。

他抬抬手,示意底下禁声。

“关于筹粮,各位大人可有眉目了?”

底下众人面面相觑,钱知府喝茶的动作一顿。

“季大人,我已让城中富户地主先捐赠一部分粮食。”

钱知府也是没法子, 他也不愿意去做这个恶人,可是如今情况紧急,要是不从这些人手里套出粮食来,等广阳府存粮用光,到时候人心惶惶,必生祸乱。

他这个知府也就当到头了。

“我如今倒是有个法子,众位大人不妨听听。”

“季大人请说。”

“今年春夏,开城府,白隆府数月间滴雨未下,若我没记错,当时朝廷拨了一批钱款准备修渠引江水,只是当时正值农忙,再加上钱款有限,这件事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刚刚孟平远说的法子提醒了他,广阳府要消化这么多人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若是联合开城府和白隆府就要简单的多。

钱知府挑眉问道:“大人的意思是让这些灾民去修渠。”

他眼眸一亮,若这件事真能办成,最起码解决了大部分灾民的吃喝问题。

只是......

只是这件事不好办啊,朝廷拨下来的钱,经过各级官员,起码已经去掉十之有三,这剩下的银子修渠是不够的。

但是开城府和白隆府必然会从别的地方把这个窟窿补上,或者干脆偷工减料,应付差事。

有这层因素在,这项工程就不会轻易交给别人。

季翰林倒是觉得可行,真是因为钱款不足,这件事才有可能办成。

“这还需要钱知府出面,我们可以用七成的价格将修渠工程承包下来。”

这样一来,开城府和白隆府的难题解决了,广阳府这边也解决了灾民的去处,甚至可以将渠道与广阳府的灌溉渠连接,将来可以有效抗旱,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功一件。

青壮劳力去修渠,女人则可以参与耕种及纺织,再组织老人在安置点做做饭,看顾孩子。

这样一圈下来,所有人都有事可做,有饭可吃。

经过季翰林这么一分析,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件事的好处,只要三府配合好,这件事绝对是可以做成的,而且是利己利他的好事。

也有人提出异议:“大人,只怕到时候圣上怪罪下来。”

修渠与赈灾本就不是一件事,也不属于同一府之事,若是擅自做主,就怕到时候圣上怪罪,他们吃罪不起啊。

季翰林自信的说:“各位大人放心,若是这件事做好了,圣上只有嘉赏的份。”

当今圣上年轻力壮,真是准备一展宏图之时,若真能不需要朝廷出钱,一举解决这两件大事,圣上只有赞赏的。

众人听了,都激动起来,本来广阳府摊上灾民的事只能自认倒霉,谁让这里是北上的必经之路,可是现在峰回路转,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钱知府也在心中暗暗佩服,心想难怪圣上把已经荣休的季翰林给请了出来,此人果真有两把刷子。

比起舔着脸去跟那些富户地主要钱要粮,季翰林的办法显然高明了不知多少。

当晚回去,他就找来了儿子钱宽。

钱宽的伤还没有好利索,见到他爹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钱知府看这儿子如此不成器的样子,气都不打一处来。

“府衙组织府城学子去安置点巡逻帮忙,你明日一早就去报道。”

钱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爹,我这伤还没好呢,你开玩笑呢吧?”

钱知府铁着脸不苟言笑:“你看我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吗?”

“爹,我可是你亲儿子,那么多人为什么非要我去啊?”

钱宽哭丧着脸,他到现在屁股都不能坐,哪里能做事啊?

钱知府懒得跟他废话那么多,“好了,你明天要是不去的话,我再给你腿也打断。”

钱宽被吓得一哆嗦,因为他知道他爹现在没开玩笑,他要是不听话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