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挽袖吟>其他类型>市井人家科举路> 60.买方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0.买方子(1 / 2)

石头回家之后不到半个月时间, 孟大柱就托人带了信来,说石头已经跟着他开始办差事了,表现的不错, 等下个月他就跟主薄大人提一提提前退休的事儿。

还说石头这孩子轴的很,让他住在家里他怎么也不愿意, 坚持住在衙门的班舍里,随信来的还有几只老母鸡和一百来个鸡蛋, 说是孟大伯母非要让他捎上的,送给林秀坐月子吃。

这几只老母鸡路上被捆着双脚,到了孟家之后, 都有些发蔫,李氏赶紧找东西在厨房边上的空地围了一圈, 将鸡腿上的绳子去了,放在里面, 随它们溜达着,又赶忙喂水喂食, 生怕把鸡给养死了。

林秀也发现了, 李氏对养一些家禽牲畜仿佛是情有独钟,反而对种菜养花之类的的兴趣平平。

以前就听她公爹说过, 当初刚搬到新房子时, 李氏就看上了后院, 非要让孟大柱给她做个大点的鸡笼,要养小鸡。

起初孟大柱也没在意, 他自己以前连讨饭都做过,也没啥讲究,养就养呗,正好每天还能吃到新鲜的鸡蛋, 过年过节还能杀鸡来吃,想想也不错。

谁知道孟大柱连一颗鸡蛋都还没吃上,那几十只小鸡就陆陆续续都死了,而且那段时间家里面臭的哟,隔着院墙都能闻到家里面的臭味。

李氏也不知道喂鸡吃什么了,那些小鸡天天拉稀,满院子都是鸡屎,这种折磨直到几十只小鸡全部死光了才结束。

谁知道第二年李氏不甘心,又准备来养鸡,吓得孟大柱赶紧阻拦,最后连儿子都搬了出来,才拦住了李氏。

那时候孟平远刚刚读私塾没两年,孟大柱就说家里面那么臭,到时候儿子有同学来家里玩熏着人家,影响不好,给儿子丢人。

李氏琢磨琢磨,好像读书人是比较爱干净,关键时刻还是儿子比小鸡重要,这才作罢。

孟大柱以防万一,当天就将鸡笼劈了当柴火烧了才算放下心来。

第二天早上,这几只鸡经过一夜的休整慢慢缓过精神来,各个都雄赳赳气昂昂的,有两只母鸡甚至下了三个蛋,可把李氏高兴坏了。

“你大伯母年轻时就是养鸡的一把好手,不知怎的,都是喂一样的东西,她养的鸡就是比其他人家肥些,你看看这几只鸡,毛都是又顺又亮,个个精神头十足,等明天就先杀一只不下蛋的给你炖汤喝。”

林秀听了这话,下意识朝鸡圈里望了一眼,不知怎么的,她总感觉那几只没下单的鸡有点心虚呢,脖子直往后缩。

两个人正说着鸡的事儿呢,孟云气喘吁吁的推门进来,见到林秀,脸上一喜,喘着粗气说道:“嫂子,有人要买咱家枣泥酥的方子,你知道出价多少吗?”

孟云激动的伸出两根手指,李氏被她给急死了:“多少啊,二十两啊?”

孟云摇摇头:“不是二十两,是二百两,整整二百两。”

“二百两?”

这下李氏也端不住了,二百两都可以在府城买一间铺子了。

林秀也被这么大手笔吓了一跳,“你确定是枣泥酥?”

枣泥酥算是很传统的糕点,整个广阳府只要卖糕点的酒楼铺子,估计都有枣泥酥卖。

想到这里,她警惕起来,要说是用二百两买他们家的独家点心配方她还信,可是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枣泥酥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怕不是骗子吧?

孟云点点头,“没错,嫂子,而且肯定不是骗子,那人我认识,是咱家的老顾客了。”

见李氏和林秀都不相信的样子,孟云有些着急了,赶紧解释道:“哎呀,就是魏府上的人,他们家老太君前几个月从京城回来养病,胃口一直不好,就爱吃咱家的枣泥酥,不过这枣泥酥我们也不是天天都做的,他家丫鬟有时候过来就买不着,因此才想着跟我们把方子买过去。”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本来枣泥酥卖的就不如别的点心,所以他们也就是有空的时候才做上一些,哪成想竟被贵人瞧上了。

李氏有些意动,但是这生意是儿媳妇的,她也不好做主,只好瞧着林秀,等她决定。

见林秀不说话,孟云有些着急:“嫂子,卖不卖啊?人家还在店里等着我回话呢?”

“这样啊,云云,那你再跑一趟,将她请到家里来谈。”

“好咧。”孟云应一声转头就跑了,生怕自己动作慢了,就错失了这么好的生意。

李氏也瞧出名头了,问道:“秀儿,你这是不想卖?”

二百两已经不少了,而且枣泥酥不是他们铺子的主要卖点,就算卖了方子,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意。

“娘,你可知道这魏家是什么人家?”

李氏哪里知道这些,广阳府那么大,又不是东郡县。

“平远跟我说过,这魏家从前朝时族人就在朝为官了,门中子弟皆读书入仕,从上上一辈开始常住京城,广阳府的魏家大宅常年也就是留一些忠仆看管打扫。”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魏老太君突然回乡养病。

林秀想了一下,说:“娘,这方子咱不能卖。”

李氏脸上有些担忧:“要是照你说的,这魏家颇有实力,我们拒绝了他们,岂不是招惹麻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