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挽袖吟>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167章 天子要白送咱一个美名,咱也不好拒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7章 天子要白送咱一个美名,咱也不好拒绝(1 / 3)

“升左将军刘备,为车骑将军,兼领宗正,移封武昌侯,以夏口县改名为武昌,食邑五千户。”

“伏波将军诸葛瑾,封诸侯诸县的县侯,食邑三千户。”

“偏将军关羽,破合肥、寿春有功,升安南将军、九江太守,封汉寿亭侯,食邑五百户。”

“折冲校尉张飞,拓地历阳,馘斩刘勋,升裨将军,封都亭侯。”

“广陵都尉赵云,破淮陵,降义成,斩纪灵,升护军中郎将,封都亭侯。”

“赞军校尉太史慈,破舒城、六安,升赞军中郎将,封关内侯。”

“豫章都尉甘宁,破皖口、皖城,斩陈兰,升抚军中郎将,封关内侯。”

刘备迎接了谒者仆射裴茂后,随着一番繁文缛节、迎入芜湖城内,在左将军府设下香案仪仗,

一切准备停当,裴茂终于拿出朝廷给诸将的封赏圣旨当众宣读,抑扬顿挫,一字一停,很是郑重。

刘备等人全程恭恭敬敬,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等裴茂全部读完,刘备才低着头趋着小碎步上前,举手过顶,接过圣旨,口中称臣奉诏。

被提及的众将,自然是都有点兴奋的。尤其是关羽,居然被升为安南将军,让他胡子都有些忍不住抖动起来。这毕竟是汉帝给的官职,含金量非比寻常,哪怕关羽不是很在乎利益,但他也很在乎名声的。

这是对自己威名的肯定!

在建安三年的大环境下,虽然官职已经贬值了一波又一波,但哪怕是四平四安级别的将军,也只会封给一方小诸侯,或者是许都朝廷直辖的重要武将。

外镇地方诸侯手下的部将,被朝廷加到四安,此前是绝无仅有的。虽然四安已经是“四征四镇四平四安”中最低一级的了,这也是一个质的突破。

关羽也不禁有些感慨:曹司空似乎特别看重自己,屡次破格提拔,对自己的态度,也与对大哥身边其他诸将尤有不同……可惜曹司空最近的欺君迹象却是越来越明显了,前阵子刚刚杀了建议让皇帝亲政的赵议郎,以后怕是终究道不同不相为谋。

其余诸将,张飞算是松了一口气,他这两年危机感是非常强的,此前虽然也找机会求着子瑜先生给他立功机会,打下了滁县等地,但终究是不足以洗刷两年半前丢了大哥的徐州的耻辱。

这次弄死袁军大将刘勋,总算是大功一件,可以跟子龙打下义成、杀纪灵相提并论。而张飞的初始官职毕竟比赵云高,赵云也属于中途脱队回家宅了两三年的存在,起步有点落后了,最终张飞的官职也暂时高出了赵云一级。

从此以后,张飞终于可以在人前也理直气壮地喊“大哥”了,原先最憋屈的时候,张飞只敢在只有刘关张赵诸葛的私下场合里喊大哥,一旦到了外人多的场合,他就得憋着,偶尔甚至违心地改口喊主公,就是觉得没脸见人。

怕别人背后说道“你一个丢了徐州,害得主公蹉跎了两年的人,也有脸喊主公大哥?”

虽然事实上并没有人这么嚼舌头过,只是张飞自己惭愧心虚,但今天总算是把这个心病给去了。

大哥如今的势力,已经超过了当初领有徐州的时候!当初虽然号称领了徐州,实际掌控也不过彭城、下邳、东海三郡,现在已经掌握了五個郡,人口、土地、兵马,都超过了当年巅峰期。

剩下受封三将当中,最扬眉吐气的自然是甘宁,他去年因为保密需要,明面上把春谷水战的功劳让给了关羽,让他在“都尉大圆满”境界上多呆了一年,现在终于跳过校尉也直接中郎将了。

至于赵云、太史慈,他们心态比较平静,太史慈升官幅度是最低的,但功劳也不算多,从刘繇那儿归过来,肯定要磨合。赵云则是基础官职太低,现在这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

其他刘备帐下的文官,也略有升赏加衔,不过至少都是一郡太守级别的高层文官,才有可能被圣旨提到。其他太守级别以下、此前被刘备的左将军府或扬州牧府征辟的属官,就不配被圣旨提及了。

刘备帐下如今正牌有过朝廷册封的太守,也就是丹阳太守诸葛瑾、东海太守糜竺、豫章太守诸葛玄。

另外一个名义上的广陵太守陈登,至今还在吕布那儿卧底呢,都快卧底卧到阵营二把手了,自然不在封赏之列。

诸葛瑾是三位太守中唯一提升了爵位的,已经是县侯,其他人没什么功劳,只能稍微意思意思。

如今刘备又攻下了两个郡,九江郡有关羽担任太守,其他武将没资格做太守,只好从文官里挑,最终以陈群为庐江太守。

鲁肃资历太浅,孙乾、简雍又不是地方治理之才,刘备还要留在幕府中另做他用。

只有陈群在刘备丢徐州前,就做过豫州刺史别驾,而且出身好,表他为太守朝廷容易接受。

其余诸葛亮、鲁肃等人,无法被圣旨提及,好在刘备做到了车骑将军,他自己可以征辟长史、参军、主簿、治中等职。

诸葛亮的“左将军长史”变成了“车骑将军长史”,也是不小的提升,同理鲁肃也成了“车骑将军府东曹掾”。

……

封官受赏的事情至此算是告一段落,随后刘备当然要设宴隆重款待裴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