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挽袖吟>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204章 吾被酒色所伤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 吾被酒色所伤(1 / 3)

夏口之战,最终在建安四年六月十八这天结束了。

黄祖被身边的侍卫军官斩首献降,全城最终还有三千多死硬精锐士卒,选择了投降关羽。

打了这么久的仗,还是孤城一座,不可能有外援,黄祖身边这些最后的精锐,也着实赢得了关羽的敬意,尤其是其中那两千弓弩手,更是被关羽所重视,觉得有必要好好调练改造一下,将来编入己方的弓弩部队,或许能有奇效。

不管黄祖本人如何,他带出来的弩兵部队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次要不是扬州军有诸葛瑾点拨蒲元用灌钢法量产的札甲,面对黄祖的强弩军时,不知会多遭多少伤亡。

夏口战役结束后,关羽就听了诸葛瑾的劝说,立刻把俘虏的军队都转移回去,到豫章和丹阳等地慢慢训练、整编、改造。

刘备军在江北的那几个郡,今年毕竟粮食还有点紧张,新增加的兵源人口,还是安置在相对余饶的江南就食,更能节约运粮损耗。

文官方面,诸葛瑾暂时留下了庞统,临时从豫章郡丞调任、兼职江夏郡丞,把江夏六县的战后安民、恢复生产秩序工作担起来。

至于将来徐州那边一切搞定、今年的双季主粮秋收也完成,劝农工作结束后,诸葛亮自然会腾出手来。诸葛亮是刘协圣旨册封的江夏太守,他肯定是要亲自到武昌上任履职的。庞统只要代管江夏到诸葛亮来即可。

军事方面,目前江夏郡境内,暂时就只需要留一万战兵,负责守卫西境,再留下一个甘宁,负责直接统领守军。

反正刘表如今对刘备阵营的关系和态度还算和睦,也不用留太多军队提防刘表。稍稍撤军还能让刘表更加安心,缓和地区紧张气氛。

自从上次伊籍出使、带回了对刘备有利的消息、并且也证实了曹军曹仁部将牛金有带兵入境后,刘表对于丢掉了江夏郡的江南部分、以及一小半的江北汉北部分,也就释然了。

曹操的威胁是实打实的,刘表在黄祖这个反贼死后,确实需要一個人帮他顶住从汝南翻越桐柏山谷道南下的曹军。刘备刚好卡住了这个口子,给刘备六个县作为堵口的劳务费,也不算太亏。

不过,刘表面对新的局势,也不可能完全不做额外的军事准备——因为江夏郡原本主要的核心城池,都是在江汉河口的下游、夹长江两岸而筑的。

比如沙羡夏口这对双子城再加上西陵,便是其中一组。鄂县和邾县,又是另外一组。

相比之下,原先江夏郡在江北汉南这个三角突出地带,并没有构筑坚固的军事要塞。就算有县城,也多半是经济民生属性的。

现在全郡的旧军事要塞都落入了刘备之手,刘表为了自己的安全,只好临时再征发民力,在江北汉南的夹角顶点,新筑一座“汉阳县”,并且将其设置为江夏郡新的郡治,让长子刘琦镇守和督造筑城。

汉阳县的建造标准,也要跟对岸已经被改名为武昌县的城池一样坚固。

后世的“武汉三镇”,至此才算是成为了完全体,江北汉北和江南的两镇在刘备手上,江北汉南的那一镇在刘表手上。

要不是二刘瓜分江夏,弄出了一东一西两个隔江相望的江夏郡,在长江两岸各自驻扎了一万重兵监视对方,后世的武汉之地也不至于在对抗中发展得这么快。

……

诸葛瑾安排好江夏诸事,与关羽班师东返。此消息不过七八日间,便传遍江南。

不过诸葛瑾也并没有刻意宣扬此胜,班师全程都很低调,所以捷报往江北传播便慢得多。

几乎是等大军过了柴桑、春谷、濡须。江北庐江郡各地,才得知此喜讯,随后被曹军细作刺探得,星夜往北传递。

等身在彭城围城的曹操,得知黄祖死讯、刘备又获半郡土地时,已经快六月底了。

这段时间里,刘备也已经亲自赶到下邳、东海,飞速巡视了一圈两郡各县,利用他在徐州的威望,把两地的民心士气彻底团结起来。然后又亲自回到下邳县,与诸葛亮相见,请教下一阶段的战略规划。

诸葛瑾也会很快赶来下邳一趟,参与这场会晤,共襄盛举,帮刘备把控大局。

身在彭城的曹操,得知了刘备的这一系列进展,心中又惊又急,连忙又召集了所有谋士,讨论如何尽快干掉吕布。

曹操也不跟手下人客气了,等程昱、郭嘉一到,他就开门见山:

“惊闻刘备派关羽西征,已攻破夏口、斩杀黄祖!那是十二天前的事了!如今刘备东西两路用兵都已结束,收兵班师,可以坐观我军与吕布成败。

朝廷大军却迟迟未能攻破彭城,被吕布如此死守拖延,皆是尔等不用心也!眼下可有良策,确保十日之内攻破彭城!再拖延不得了!对了,让军中工匠们仿造袁逆俘虏描述的‘葛公车’,仿造得如何了?为何还没能投入实战?”

曹操军中如今并不存在刘晔之类相对懂工程技术的幕僚,所以他最后提到的葛公车仿造差事,如今是程昱在负责,但进度很不理想。

程昱闻言立刻起身回奏:“请明公再宽限些时日,我军对那葛公车的唯一认知,皆来源于袁逆溃兵在战场上见过这种器械、从而口头描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