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3章(1 / 2)

教师节他去了一趟王力家。

王安澜也在家,这可太难得了。

“小铭,快进来,我都无聊死了。”

王力走过来瞪了王安澜一眼,又在他屁股上虚踢了一跤,笑骂道:“你能不能安静一点,一回来我就没安生日子过了。”

他说完用略带戏谑的表情看着曾轶铭,调笑他。

“曾大老板还记得我这个老夫子,可真难得。”

曾轶铭表情略显尴尬,他忙解释:“老师,这不教师节了,我回来看看你。”

他说完将一箱酒抱到了王力藏酒的房间。

“你来得可真是时候,安澜前脚进门,你后脚就跟来了,你们商量好的吗?既然来了,晚上好好陪我喝两杯,我们一家人可难得在一起喝酒。”

他一边说一边换鞋,曾轶铭在茶几上拿了一个苹果,边吃边问道:“这是去实验室?我和安澜送你去?”

王力忙摆了摆手,拿过车钥匙,头也不回的回了一句:“不用了,你们难得见面,自己去玩吧。”

他看着两人就头疼,赶紧找个理由开溜。

王安澜看他老爸离开后,走过来拉起曾轶铭就往外跑,走,哥今天带你去个地方。

他开车一路疾驰,到了九眼桥锦江南岸。

眼前是一片古建筑群,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建筑群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

他们步入其中一座宏伟的建筑,这里是蜀都著名的文化景点——崇丽阁,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依旧巍峨壮观。他们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欣赏着两侧的古建筑群,感受着浓厚的历史氛围。

崇丽阁共分为三层,顶层供奉着文昌帝君,中层供奉着孔子,底层则为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游客们登上崇丽阁,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個英勇激荡的时代。

在崇丽阁的顶层,他们驻足欣赏着远处的美景。蜀都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江水如练,山水相依,美不胜收。阳光透过蓝天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向下俯瞰,市区繁华的景象展现在眼前。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这座城市展示着它的现代化风貌。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崇丽阁见证了蜀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

在崇丽阁的中层,他们仔细观摩着孔子的雕像。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影响着世世代代的蜀都人民。儒家思想在这里深入人心,塑造了蜀都独特的地域文化。

此外,他们还参观了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的雕像。这些英勇无畏的烈士,为了国家和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他们的英勇事迹传颂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游览完崇丽阁,他们深感不虚此行。这座古建筑不仅展示了蜀都深厚的历史文化,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人们不应忘记历史,更应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走出崇丽阁,他们继续在蜀都的街头巷尾漫步。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韵味。

“怎么样,曾老板,有何感想?听说你现在有一家建筑公司?”

曾轶铭不明白王安澜的意思,但他还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刚起步的一家小公司而已。”

王安澜笑了,他眼含伤感的神色,语气有些哽咽。

“我泱泱华夏,所有学校的建筑学却主要传授西方建筑学知识。我们拥有丰富的建筑文化,从古至今,华夏大地的建筑风格独特,各地建筑形式各异。我一直在想,如何在传承、弘扬、发展传统古建筑文化?”

“我承认,学习西方建筑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建筑发展趋势,拓宽视野,提高专业素养。但传统建筑学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不容忽视。”

“传统建筑学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人为本,注重建筑与人文环境的融合。建筑风格多样,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园林等。在近现代,传统建筑学的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你有没有想过发展和传承老祖宗的传统建筑学?”

曾轶铭听他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知道他的意思,但是作为一个个体,他能改变什么呢?

“你想让我怎么办?我现在能怎么办?”

他苦笑着看向王安澜,现在的他财力不够,实力也不强。

“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一切从头开始。你可以先成立一个研究院,专门研究和传承传统建筑。”

曾轶铭闻言默默思考起来,他知道这件事不能仅仅从商人的利益出发,更不能全面考虑成本得失。成立专门研究院既可以对古建筑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古建筑维修人才,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这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华盛公司已经具备了古建筑维修的资质,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他也明白,曾轶铭两人一边散步,一边深入探讨这个设想。公园里的蝉鸣声此起彼伏,给这个夏日带来了一丝宁静。谈话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