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挽袖吟>其他类型>修真污染源> 第134章 畸变体预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畸变体预选(1 / 2)

网上各种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对伍江的生活节奏没什么影响,进化实验准备工作仍在稳步推进。

周老板提供的箱庭环境相当靠谱,移入蚯蚓后的第五天,就在玻璃剖面上记录到一次交配,这个动作表明食物、湿度、土壤类型都合适。

没有需要整改处,按计划在第七天投入螽斯和小鼠。

螽斯的繁殖率高,但周期很长,在箱庭环境里基本可以当作纯消耗品。

小鼠拥有快速迭代繁殖力,可是人工培育了不知道多少代,玩一玩智力游戏还行,野外生存力仍值得怀疑。

螳螂仍未加入,因为对这个生态系统来说,大螳螂的段位太高,投进去就会对小鼠形成致命威胁,参考29号畸变实验体被蝎子扎死的经历,可能初级的畸变体都应付不了这种专业肉食昆虫。

虽然螳螂也搞不定蝎子,可是螳螂在野外就吃老鼠小蛇,小鼠成体在30到40克之间居多,对于20克的大螳螂属于撑死前能吃光的量。

总之先让小鼠适应下,别被螳螂给一窝端了。

胡悦萍参与进来,选了一只小鼠,控制着跑场子,她现在有丰富的鼠类运动经验,很快就完成地图探索,断开连接。

“生态有点单调,威胁不多,要不要加一窝蚂蚁?”

“蚂蚁?”

“对丫,威胁不一定来自体型嘛。”

伍江想想,觉得很有道理。

这轮投放的螽斯体型在8到12克之间,除非能突入老鼠窝,不然螽斯也不会主动攻击小鼠那么大的东西,胡悦萍用小鼠游览时,就用脚踢开了两只螽斯,没遭遇反击。

暂不投放螳螂的话,小鼠没有任何生存压力,可能一代繁殖下来,就到处去打洞,不利于模拟群居形态。

蚂蚁则会带来一些变化。

如果说不同品种螳螂是1到20克量级的超级路霸,路过身边的任何东西都会被砍一刀,那蚂蚁无疑是1克以下羽量级霸主。这個箱庭里包括螳螂在内的所有生物,一旦踏进蚂蚁巢穴范围,都可能被群起围攻活活咬死。

问题也在这:“蚂蚁会不会优势太大了?”

看似其它生物不去蚂蚁窝就没什么问题,可是箱庭里有狼尾草,蚂蚁有很多可搜集的草籽,加上没有能对巢穴造成威胁的物种,种群数量很快会膨胀起来。

“反正进化实验一轮后要重置生态圈不是?如果蚂蚁优势实在太大,下次就换成别的,比如青蛙。”

“嗯,可以,就这么办。”

选购蚂蚁的时候,伍江有些犹豫,其实蚂蚁的社会性更好,整体策略和人类更像,有没有可能用蚂蚁来做畸变进化实验呢?

还是先弄两轮小鼠进化实验,蚂蚁这边先进行基础畸变实验,到时候再选合适的畸变个体到进化箱庭里观察。

和畸变进化实验前期部署同步进行的,还有用于筛选畸变体的常规实验和小暮的修真计划。

扭曲物质制造的畸变体随机性很高,像29号那样维持小鼠基本外观的反而是少数,投入到进化实验的畸变体有两个要求,要适应较为干燥的环境,以及体型合适。

进化实验台虽然有水源地及其周边的保水土层,但各区环境差异较大,草地和小鼠居住区受箱内照明影响,湿度就会偏低。既然是进化实验,具有全区生存力是基本要求。

体型要求则是避免实验过于频繁重启,比如一副小鼠脏器畸变成的小怪物,总重量也就几克,被螽斯吃掉都不奇怪。

为匹配进化实验,同时方便事后追踪资料,伍江重新调整了畸变体编号方式,改成数字串。

例如Y12-05-01。

前面一组是小鼠类型的编号,12型遗传鼠就是Y12,5型肿瘤鼠就会写Z5。

05是畸变类型,指神经式构架,参考去年的实验记录,该类畸变中,原脑、脊髓组织的重量占比偏大,标准形态为脊椎和大脑从生物体中爬出来,只略带一点附加组织。该型畸变缺乏完善生物机能,大多数也没有肢体和表皮,初始存活率低。

01则是本年度该畸变类型的具体编号。

具体年份不需要额外体现,档案集上会注明。

0501这只畸变体有些特别,它不但在只保留脑和脊椎周边组织后,通过一层速生隔水膜(新皮肤)活了下来,还没有变成植物形态,而是选择了蛇一样的伏击生存策略。

螽斯测试时,它将螽斯捆住,用异化出来的牙以注入消化液的方式进食。

虽然有些潜力,伍江还是没忍住好奇,先把它解剖了。

结果也有点超出认知,它内体没有成型的消化系统,等于是吸入的食物液直接和组织液混在了一起。

……也许等两天会有配对的消化道出现,着急了。

然而这东西在解剖后奇迹的没有死,从放大镜下脱离时,伤口已经恢复得差不多,被丢回箱子继续观察。

再次投入螽斯,它迟迟没动,可是螽斯忍不住想要咬它时,就无法继续装死,反过来又弄死了螽斯,这回直到第二天才进食。

眼看着体型有些变化,结果伍江又把它揪出来解剖了一次。

这回有所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