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挽袖吟>其他类型>修真污染源> 第331章 怪物原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1章 怪物原理(1 / 2)

菜不菜是个相对概念。

伍江看别人打投影怪物,总觉得投影怪物十分牛逼,因为它们似乎一大半都有近似于物理免疫的能力。

实际自己一上手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投影捏造出来的怪物,是投影物质模仿生物结构形成的,它不是真的的生物,所以被打破几个器官不造成实质伤害,让它们看似免疫了物理攻击。

只要稍微再大力点,把它们弄到四分五裂,并且它们分布范围稍微大一点,它们也会挂掉。

这种挂掉的本质不是死亡。

举例来说,把一個类人形状的怪物劈两半,相距一米,它们会尝试用触手或临时捏出来的爬行肢试着重组,往往都能成功找到另一半,并在几分钟内恢复行动力。

随着两半的距离拉大,它们找到对方的几率会越来越低,持续一段时间无法成功,这坨投影物质就没有维持的必要了,会消失掉。

如果继续深究这个现象,会发现即使是投影,也无法在投影怪物破损后利用投影物质临时修补,某种意义上看,它从侧面再次印证了生物的复杂性。也可能是能做到这一点的梦魇区太少,伍江没碰见过。

火烧看起来能干掉怪物,原理又有些不同,把切割后的消失视作投影主动放弃,那么火烧则具有一定强制性。

还是此前就有的结论——投影物质在物质世界,也要遵守一定的物理法则。

遵守物理法则的程度,每个能制造怪物的投影都不太一样,却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所有的投影物质在不考虑灵子能力的情况下,都无法反重力。

火焰对投影物质的影响,可以看作“要求物质进行微观解释”。

……似乎有些抽象。

具体一点,投影物质不具备原子级微观结构,而火焰对物质的影响,本质是对粒子赋能,这就会产生冲突。

冲突的解决方式和灵子世界一样抽象,既要求投影意志给出解释,它能解释,那么捏造的投影物质便能一定程度上承受火焰,否则就会崩塌。

这个解释不是受伤后才解释,而是捏造的时候就要赋予完整意义。

由此推断,形成梦魇区的家伙生前物理学与生物学知识越渊博,死后捏造的投影怪物,越能接近免疫伤害。

但说实话,物理学与生物学两者都能达到一定水准的话,小日子过得不会差,跑去崇拜投影的几率太小,并且能达到形成梦魇区的标准又是个大门槛,这种梦魇区一定非常罕见。

所以回到绿空港这个现场,人们用枪械让怪物制动,用火焰来解决问题,确实是个有针对性的方案……不能排除瞎猫碰上死耗子,是总结经验得出结果,而非理论层面的认知。

这一套不属于伍江的研究范围,不过即使抛开投影层,单纯研究梦魇区的共同现象应该也能得出相近的结论,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本地人是否知道。

针对这个小疑问,伍江晚餐时派孙荞去跟酒店的人打听。

结果没有意外,当地人不知道为什么能烧死,只知道怪物会被烧死。

孙荞带回来的消息还有意外收获。

“怪物被烧死的时候,会有一种烤海带的味道。”

“嗯?”

“有什么问题吗?”

“麻烦你多去问几个人……算了,我陪你走一趟吧,去问问外面站岗的。”

研究型的人和正常人关注的东西可能不太一样,伍江并不认为那是海水和浅海污渍被沾染上产生的味道。

伍江虽然平时看起来没啥情商,该用的时候也能憋出来一点,出门前在大堂拿了些烟,一包烟换个答案,公平合理,哪怕是混黑的也不会拒绝。

跟着孙荞到外面跑了一趟,得到的结果一致,所有闻过焚烧现场味道的,给出的答案都差不多。

海蛎子味、烤海苔味、烤沙虫味各种各样,但没有一个回答海腥味的。

这类回答意味着那种味道非常具体,与海腥味有极为显著的区分。

好奇心是好的,有时候又很恼人。

伍江现在想知道为什么会有那种味道,但这需要本地研究机构配合,董事长这个身份想知道答案,反而不如教授好用。

靠自己的话,只能试着监视怪物的形成了。

“观察盲区刷怪”的机制很有特点,是很典型的观察者效应,既观察的行为本身会决定事物的状态与发展,它一般用在量子研究领域和心理学中,梦魇区又是怎么达成这样的效果的?

形成梦魇区的魔化种生前有接触类似的理论?或者是投影侧的独特规则影响真实的结果?

伍江试了试,一些正在形成的怪物,只是用心眼扫过去就会停止发育,第二次“看”它就会开始萎缩。

它似乎能感知到精神,这么说它的机制不是针对视线,毕竟视线严格来说也属于注意力的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

而能感应到他的扫视并做出反应,至少也是等级四的感知能力才能到达的水平。

趁着酒店送餐的时候,伍江和服务员聊了一阵,得知一个本地人都知道的情况:摄像头无法阻止怪物生成。

服务员还帮忙搜索到了视频,一个阅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