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挽袖吟>其他类型>大不列颠之影> 第454章 暗中偷窥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4章 暗中偷窥者(1 / 3)

第454章 暗中偷窥者

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间,不论本土国境,抑或是海外领地,不论是不列颠,还是法兰西,都处于我们的监控之下,以保证您的安全与秩序。不论您身处何地,请不要忘记,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我们的老大哥正在看着你。

——《秘密情报局的幕后之人:亚瑟·黑斯廷斯》

在经历了25年的战争与和平之后,我仍然相信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情报部门,错的只是政治家对情报的玩弄。他们滥用情报人员来诋毁其国内政敌,本届政府管辖下的情报人员似乎并不热衷于维护帝国的军事与领土安全,而是喜欢把精力放在挖掘首相政敌的花边新闻,看看谁是不是睡了谁的小姨子,并竭尽所能把这个消息泄露给《泰晤士报》或《英国佬》报社。

自从亚瑟·黑斯廷斯爵士统合建立情报系统以来,不列颠的情报工作还从未沦落到今天这样堕落的地步!我们对慕尼黑发生的阴谋一无所知,我们对意大利决定入侵阿尔巴尼亚毫不知情,但情报官们却清楚的了解我昨晚喝了两瓶威士忌!英国的反间谍工作在本人的身上大获成功,而在其他方面则一无所获,而这,全都是拜张伯伦及其集团所赐。

——温斯顿·丘吉尔1939年4月于下院公开质询首相阿瑟·张伯伦。

我始终认为丘吉尔对张伯伦政府在情报方面的批评有失公允,因为根据资料显示,不列颠的情报系统热衷于收集花边新闻的个性其实在19世纪便已经养成了。而这种传统与该系统的创建人及首任长官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某种不能言明的個人癖好似乎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在黑斯廷斯的友人,巴黎神探弗朗索瓦·维多克的自传当中,有着这么一则有意思的小故事。亚瑟·黑斯廷斯爵士造访巴黎期间,曾经短暂的加入过维多克创办的侦探事务所,而他在那里执行的唯一任务便是与维多克挖掘了一则不大不小的花边新闻。

或许撞破一个法国佬的好事称不上是什么新闻。但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最起码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在挖掘花边新闻的同时,也是可以做好刺探外国的情报工作的。在这一点上,确实可以说处于亚瑟·黑斯廷斯领导下的不列颠情报系统要强于20世纪。

——《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不论是布鲁厄姆勋爵还是达拉莫伯爵,都非常乐于看到学生们遍布不列颠各行各业,而且也毫不吝啬的愿意在关键时刻推他们一把。

参赞作为公使的副手,按照不列颠一直以来的惯例,如果是直接从皇家海军或者陆军调任,一般对应的是上校衔,也就是苏格兰场最高行政长官查尔斯·罗万从陆军退役时的军衔。

作为站在新时代浪潮风口浪尖的弄潮儿,亚瑟只是微笑着俯首道:“当然,阁下,我十分乐意接受您的邀请。学以致用总是令人高兴的,如果我的这点学识能够帮助到不列颠的外交工作,那就再好不过了。”

就亚瑟的观察,这家伙并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当初阿加雷斯送他去伦敦大学压根不是什么高瞻远瞩,而是单纯的想要拿他开涮。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一个人的命运啊,既要考虑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嘛。

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伦敦大学在早期历经了许多磨难,但是在几年后的现在,他们终于修成正果。而且当初创办伦敦大学的这些赞助人们,也迫不及待的想要把伦敦大学这个教育界的前进基地推向前台。

一直苦于无法破局的场面仅仅是因为达拉莫伯爵的一句话便瞬间云开雾散了,饶是亚瑟也不得不感叹,光是有知识虽然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读伦敦大学获得的知识确实可以改变命运。

而读了伦敦大学的亚瑟则与牛顿有着很大不同,他在校期间不仅拿满了每一学年的学业金奖,更以毫无争议的压倒性优势在伦敦大学的一众泥腿子学生中,光荣的以头名的成绩夺下一等学位并顺利毕业。

亚瑟没有理会红魔鬼的嘲笑,也不可能相信他邀功的鬼话。

面对达拉莫伯爵的邀请,亚瑟很难否认自己会不动心。

红魔鬼搭着亚瑟的肩膀,冲着他挤眉弄眼的说着风凉话:“亚瑟,你这小混蛋不要告诉我,你已经忘了三年前的那一天了。现在的你,还会抱怨自己的学历吗?或者说,你现在依然觉得牛津和剑桥是比伦敦大学更好的选择?我早告诉你,伦敦大学比牛津和剑桥都要强。”

但是,至少从行政级别上来说,二等秘书就是二等秘书,二者并没有什么区别。

“驻俄文化参赞?”

虽然他目前担任的驻汉诺威王国公使馆二等秘书不能与普通的二等秘书等量齐观,因为他这个二等秘书可是受到国王的亲自委任,并承担着辅助汉诺威王国修订宪法的职能。

当年如果读了牛津、剑桥,估计也就是以工读生的身份勉勉强强的混个二等文凭。毕竟当年强如艾萨克·牛顿爵士,都没能拿到剑桥的一等学位。虽然艾萨克爵士可以在人类科学史上只手遮天,但这并不妨碍他是剑桥大学硕士学位考试的第23名。

达拉莫伯爵看到亚瑟应承了下来,也颇为开心的举起酒杯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